
微信那些事兒
?
2011年1月,那個智能機才剛剛開始普及,千元低端安卓手機還留在計劃之中,人們還沉迷于微博大V互動的鼎盛時期之中,騰訊微信悄悄地進村來了。?xml:namespace>
在微信出現之前,除去使用米聊的用戶之外,當時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微信是何許方物,是干嗎用的?但是也就是這么一個出現的有些突然的微信,著實吊足了不少人的胃口。微信的出現徹底改變了之前的網絡社交方式,也直接或間接的堵死了國內其他社交軟件的移動入口,甚至連同門兄弟手機QQ都無法抵擋阻擋微信的攻勢。
自微信發布以來,憑借著騰訊QQ多年積累下來的客戶群體,微信牢牢地霸占了移動互聯最大的一股流量入口,并且憑借微信與手機聯系人、QQ好友的捆綁,迅速的將自己的人脈移植于微信,致使微信的增長勢頭達到了瘋狂的節奏一直不減。從剛推出時候僅限于ios平臺到之后的安卓、wp系統,微信從1億到2億用戶,用了6個月;從2億到3億,用了4個月……隨后,微信用戶數量穩固地以每5個月增長1億的速度邁進。在2013年10月,微信用戶數終于突破6億。微信的5.0版本是微信歷史上最具里程碑意義的版本,在5.0版本中公眾號折疊、掃一掃等常用功能更加改善,并且加入了微信游戲、支付功能等核心利潤窗口。這徹底改變了微信的社交模式,使其搖身一變成為了一個全能型的口袋綜合體,“她”能購物、能娛樂、能幫助政府公示、能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生活類服務乃至保險理賠、金融理財等無所不包,幾乎是人們現實生活在移動互聯網上的全面延伸。
微博,作為前微信時代的英雄,估計大家都還能記得當年崛起時的氣場,動輒百萬粉絲的公共名人一時風光無限。當時在新浪推出微博之后,各個門戶網站一時間微博成風,甚至連騰訊在推廣微信之時都騰出手來支持微博發展,可見微博當時影響力之大。而在近年的熱潮下,新浪更是高價收購域名,獨享weibo.com,并且成功在美國上市,成為真正的微博!并且強勢推出了購物等平臺。
而自微信推出以來,微信和微博的競爭就從來沒有停止過,如果說這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,那么在樂于分享生活的時代,在微信朋友圈看來,微博看似已奄奄一息無力抗拒。但事實也許并非這樣,微博一直都在策劃一場逆襲,甚至毫不夸張的說當今條件完全足夠,微博完全抓住自己開放和媒體社交屬性的優勢,塑造一個開放的與社會現實發生緊密聯系的信息平臺,并且加入相應的生活元素,取代門戶網站也是完成有可能的。而開放卻是朋友圈的弊端,信息的私密限制了其吸引更多PC客戶端流量的可能性,加之微信公眾號一直以來寧可錯殺一千也不放過一百的霸道態度,也為微博的逆襲創造了可能。
微信、微博、來往無疑都是2013年移動社交行業的縮影,而其他的社交軟件也有國內最早的米聊、新晉的啪啪、瘋狂不遜的陌陌等軟件。雖然這些軟件都在不同程度上有了很大的進步,也擁有各自的特色,并且都培養了一批忠實的用戶。但是就目前而言,能感受到的還是微信一家獨大。能與微信抗衡的也只有新浪微博。來往固然目前用戶較少,但是市場潛力是其他社交軟件不可比擬的。至于陌陌,得先將“表色”的標簽消除掉才可能有所作為。其它的移動社交應用則偏小眾化,尚不能威脅到微信的位置。